23 5 月 2017

掌握MTB技巧-利用體重讓你騎得更快更輕鬆

MTB騎乘有趣的地方,在於它不像公路車騎乘一樣只靠體力猛拼就可換取高速,MTB要騎得快,擁有良好的體能只是前提要件,還有同樣重要的是透過改變身體重心來騎得更快更穩。可以這麼說,身體重心在MTB騎乘中扮演著重要角色,它可以讓你的兩輪牢牢的抓住地面極速奔馳,但也可能因為失去抓地力而輸掉比賽。以下我們分享如何掌握改變身體重心的技巧,讓你如魚得水般應付各種艱難的騎乘路況。

林道下坡技巧

基本動作從「攻擊騎姿」開始談-這種騎姿也被稱為「預備姿勢」,雖然這種騎姿看起來像是防守動作,卻可應用在各種騎乘路況。這是因為中規中矩的騎乘更能應付各種騎乘路況。

這種騎姿是將膝蓋打直、手肘微彎用來吸收來自路面的衝擊。壓低胸部的高度,但要抬頭才能眼觀四面。降低腳後跟的高度,特別是使用卡踏的車友要注意這個細節,很容易會被忽略。將身體主要的重量移轉到腿部,並且少部分的重心放在手把上。上述的騎乘要領,可應用於各種MTB騎乘,包括硬尾車全避震車,並且適用於各種大小輪徑的MTB車款。

保持這樣的騎姿可讓你的身體自由移動,並且保有相當穩定的平衡感,至於操控感也能維持一定水準。想像一下,你的雙腿及兩臂變成可吸收路面震盪的避震器,可適情況前後移動核心肌群,用來保持身體重心的居中位置,得到最適的騎乘穩定感。

這種攻擊騎姿很適合應用於高速騎乘或是崎嶇路況。讓雙腳站立於踏板上,將重量放在腳上,可讓身體快速的移動,因應各種路況的需求來改變身體重心,比起坐在座墊上更能應戰各種騎乘路況。

相反的,如果你在極限騎乘路況堅持要「人車一體」,也就是臀部死黏著座墊、雙手緊握著車把,當車子騎經顛簸路段身體重心也會隨之改變。這樣的騎姿相當不利於騎乘效率,不僅較耗時又費力,並且一旦你無法掌控自行車,你會立即失去平衡。

最後一點也是相當重要的:時時刻刻要抬起頭來,保持眼觀四面。千萬別只是低頭緊盯著前輪。當然,頭部保持在較高的姿勢會讓你覺得變慢一些,這主要是心理因素,因為視野變好了平衡感也會變得更好,而當操控穩定性提升相較之下就會覺得速度變慢了。但是在林道騎乘由於地型多變,要一直保持抬頭騎姿並不容易,即便是最頂尖的職業騎士也是會不時的低著頭埋頭苦幹。

應付陡下坡

將身體重心移至車輛後方並降低腳後跟的高度,習慣讓身體保持低俯的戰鬥騎姿,在騎乘過彎中視情況的讓後輪打滑也沒關係。身體重心越向後,越能保有高速下坡的穩定性,當然你也不免會覺得這種低俯騎姿好像是在自行車上做伸展操。但基本上,下坡越陡,越要將重心後移,以免身體失去重心失控飛越車把手。

面對陡下坡,最有利的座艙設定是採用較大的車架配上短一些的龍頭。這種座艙設定可以加長前輪軸離身體重心的距離,降低車身的槓桿效應並可有效降低失控飛越車把手的可能。 得水般應付各種艱難的騎乘路況。

決戰陡上坡​​​​​​​

面對陡上坡時保持坐姿踩踏是最有效率的騎姿,這可保有後輪最佳的抓地力。但是這樣也會顧此失彼,影響到控制方向的能力,所以也需要將一些重心移向前端來控制方向,此時的騎姿建議是坐在座墊的前端,降低上半身以及手肘的高度。而在面對陡爬坡,將座管調整至適當高度相當重要。還有一個小技巧,可稍微降低座管的高度大約幾公分,你可以明顯感受到操控能力的提升,但也會略為損失踩踏效率,可透過降低腳後跟的高度來彌補。

而在面對高速變化的地型,例如階梯、樹根、陡上坡或是陡下坡,讓臀部與座墊保持一定的懸浮機動性,更能魚水得水的應戰各種路況。

過彎技巧​​​​​​​

讓上半身保持較為直挺的騎姿,並適度將上半身的重量加壓於車把,這可以增加輪胎的巧克力胎紋刺穿地表提升抓地力。在過彎時,你的內側手臂應該打直,而外側手臂則保持微彎的姿勢。在入彎時,要將手肘保持在較高的位置,這個動作要領在於過彎時不只是轉頭而已,而是全身都要連動。在器材部分,可選用較寬的車把,這有利於打造更自然舒適的騎姿,並且提升車把的槓桿效應進一步提升穩定性。

還有要注意的是,過彎時適當的用腳部來壓車,傾斜車子而非身體。很多人誤以為壓車是改變身體的騎姿,而讓自行車的角度保持直立,但事實上這樣反而危險。

當你在進行壓車時,壓的是車子但要保持身體直立,你可以將身體的重心保持在兩個輪子上。這意謂著即便是你失去抓地力,身體重心依舊能保持相當程度的平衡,還有機會救回。

相反的,如果你壓車的動作,身體的擺幅大於自行車的傾斜,意謂著自行車會承受很大的槓桿作用。一旦車輪失去抓地力或是失控,由於較大的離心力會不容易從失控中救回。

記得,在過彎時要將身體重心儘可能保持在內側踏板,以降低身體重量產生的槓桿作用,讓兩輪緊貼著地表極速奔馳。